在《田长霖传》的正文里,有这样一段描写。“盘龙湖的乳汁,木兰山的灵气,孕育了千年古邑黄陂(今武汉市黄陂区),也孕育了一批批古今教育名家。”
近日,记录了这位世界著名教育家、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传奇人生的《田长霖传》在武汉黄陂首发。该书主人公田长霖的兄长、美国著名侨领田长焯先生因新书首发式,时隔4年,再次回到了家乡武汉。96岁的他精神矍铄、思路清晰,侃侃而谈。
田长焯
家风·家国情怀
作为华人翘楚,田长焯祖籍黄陂。少年时因战乱辗转至上海、台湾,此后只身赴美求学打拼。人文荟萃的家乡氛围熏染、清风正气的家风家训滋养,造就了田家人的优良品格。
“正是父母的影响,我们兄弟不管走到哪里,永远是一颗赤诚的中国心。”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和父母言传身教,田长焯始终心系祖国、热爱家乡。被誉为美国波音公司“设计巨匠”的他,曾先后在美国发起成立西雅图中国工程师协会、美华航太工程师协会,团结海外华人工程师为祖国振兴献计出力。
这些年,田长焯也先后帮助多批海外人才来家乡武汉发展,积极推动民间交流。对于人才的培养,田长焯一直有着自己的坚守。他认为,学识和品德双兼,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才。
“中国有优良的传统,我们这一代有承上启下的责任,要把中国好的东西传承下去,激励青年一代发奋图强。”
武汉·黄陂印象
再次回到武汉的田长焯未见生疏。虽不在家乡,但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。
“‘一带一路’是华中地区的重要发展机遇,武汉是其中的核心,也是供应欧洲、中东及中亚的大站,未来前途光明。”在田长焯看来,武汉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,可以通过开展民间交流争取人才互补与双赢。
此次田长焯回乡,也正处于黄陂推动“旅游大区”向“旅游强区”转变之际。回乡祭祖之余,他还去了木兰草原,欣赏了黄陂的大美风光,吃了四季美汤包和黄陂糊汤粉。在视觉和味觉的感官之下,蕴含着田长焯追忆少年时光的浓浓乡情。
浓郁的文化氛围积淀了黄陂深厚的历史底蕴。田长焯语重心长地说:“黄陂的文化背景含量颇深,民间文化、民间工艺丰富多彩,在文艺、文化、教育方面有很多亮点值得推介和推广出去。”黄陂是楚剧的发祥地,田长焯也期待着有一天,能够将“黄陂花鼓戏”唱到海外,让更多传统文化走向世界。
交流·共享平台
在田长焯的心中,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民间交流平台。
而事实上,这个交流平台一直是存在的。华创会的系列活动“田长霖论坛”就是其中之一。“在此基础上,我想能有一个永久性,能长期举办活动的一个平台。”田长焯认为,民间交流平台是交流文化教育、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。于是便有了“田长霖中心”。这次回汉的另一个重要目的,也是希望加快推动平台的建设。
据介绍,“田长霖中心”以搭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为目的,重点开展文化、科技交流,将推进双方在平台建设、人才培养、资源集聚、科技合作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,吸引一批田长霖弟子、伯克利校友等人才来汉创新创业。
除在武汉光谷择址以外,田长焯也在祖籍黄陂择定了相关建设工作。这座坐落于黄陂前川街上的“田长霖中心”正在倾力打造中,将着力构建向世界展示黄陂形象、对外开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。
“我希望通过中心的建设,让家乡的‘声音’走出去,让更多资源走进来。”对于黄陂“田长霖中心”的正式落成,田长焯充满期待。
岁月染鬓,乡情依怀。光阴荏苒间,七十载的海外生活匆匆而过。如今的田长焯,是美国英文季刊《美华论坛》的主席,通过刊登华人、华侨关心的热点问题,让世界倾听华人的呼声,让世界看到真实发展的中国,同时也为促进中美民间交流辛勤耕耘。
来源:凤凰网湖北